Select Page

我堅信每個孩子都獨特並富有價值的,特殊教育需要只是個別差異的表徵。但人與環境是可以改變的,所以只要老師用上無比的愛心與耐性接納孩子,再配合專業的技巧、教學策略,定能使孩子學懂面對挑戰、發揮內在潛能。

李碧茵老師

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

融合教育在慕光

融合教育政策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並推行「全校參與」模式的融合教育政策,有效地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 透過各項支援措施,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適當的支援與輔導,幫助他們有效地學習。
  • 學校重視家校合作,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共同商議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
  1. 本校設有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帶領融合教育組,協助校長策劃、統籌和推動「全校參與」模式融      合教育,以進一步建構共融文化和提升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成效。
  2. 安排融合教育組的老師擔任支援老師,關顧學生的成長及學習需要。
  3. 就個別需特別關顧的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個案,透過聯席會議商討及落實支援方案。
  4. 本組會製訂校本支援層級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本校的支援特色

  • 購買「教育心理服務」,教育心理學家定期訪校,為本校提供校本教育心理服務,在學校系統老師支援及學生支援上面提供各項支援服務。
  • 購買「言語治療服務」,為有言語障礙的學生提供言語治療訓練。
  • 提供「班班也共融桌上遊戲」予各班同學使用,促進校內共融,建構更和諧校園,加強學生對學校及所屬班別的歸屬感。
  • 購買各類小組訓練予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包括:AIM社交訓練小組、配音班、提升執行功能訓練小組、劍球小組、模型小組、擲飛鏢小組、表達藝術小組、社交思維小組等,以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 安排早會及在不同場合向全校學生講解特殊教育需要的成因、特點及與此類同學的相處之道,加強共融。輔導組與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訓導組透過不同的活動傳揚互助互愛、包容、共融、反欺凌的訊息。
  • 提供學習技巧小組、閱讀小組、科本技巧小組、課後支援、學兄學生學習支援服務(考評分享)予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以提升學習效能。
  • 提供午間活動及小組,如:午間鬆一鬆、情緒潛烏龜,進一步有助特殊教育需要學生適應及建立健康的校園生活。

    各科任老師依從本校融合教育政策,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調適課程,採取多元化及活動形式的教學模式,預備調適工作紙,並採取多元化的評估方法。

    • 提供校內測驗考試調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可按需要(融合教育關注組會諮詢及參考學生、家長及老師的意見)選擇應答經過調適的試卷。
    • 安排部份有較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就讀啟導班,部份科目進行小組教學,加強個別學生的照顧。
    • 提供課後學習支援予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以提升他們的學習效能。
    • 提供可攜式電子裝置予視障學生,以支援他們的學習需要,提升他們的學習效能。
    • 協助處理公開考試的考試調適個案申請。

    校園內的其他支援

    • 安排講座在不同場合向全校學生講解特殊教育需要的成因、特點及與此類同學的相處之道,加強共融。輔導組與德育及公民教育組透過不同活動傳揚互助互愛、包容共融的訊息。
    • 提供家長教育,包括:資訊分享、個案輔導/諮商,讓家長了解有關有特殊教育需要子女的學習特性與成長需要,從而配合學校的措施,加強支援的果效。
    • 與升就組合作提供生涯規劃課及應用學習課程簡介予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 設立校本融合教育資源閣,並更新及配備各項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需要的硬件配套。